太平有象,薪火成诗 -尊龙凯时官网
鲁网7月19日讯(记者 王玉龙)七月的潍坊,暑气蒸腾,却掩不住一群白衣少年眼中的星光。7月19日早上八点半,阳光像融化的琥珀,缓慢流淌在潍坊卫恩医院的玻璃窗上,此时,医院里已是熙攘如潮,百余名孩子踮着脚尖,像一群振翅欲飞的雏鸟,等待着“我是未来大医生”社会实践活动的帷幕拉开。
这是潍坊卫恩医院为学生们暑期精心打造的公益性社会实践活动,至今已经举办到第五期了。这座以“潍坊象”为精神图腾的城市,此刻也正见证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——一群懵懂而富有幻想的孩子,站在远古猛犸象的凝视里,用稚嫩的手指叩响医学圣殿的门环。
以健康之名致敬城市图腾
温明春院长的欢迎词如清泉流淌:“医学的种子,需种在童年的土壤里。”领导的寄语则让孩子们挺直了脊背:“你们手中的证书,或许比未来的手术刀更重。”而不远处墙上那幅“吉象潍坊”的巨幅彩绘,正俯视着这场仪式——猛犸象“潍坊象”的复原图威严又温柔,它从十万年前的远古走来,长鼻卷起城市的记忆,门齿如剑,却为今日的孩子们低垂成桥。这座以象为图腾的城市,此刻正将“太平有象”的祝福,悄悄缝进每个孩子的衣襟。
这面360平方米的大型墙绘《吉象潍坊,遇见美好》,是目前“潍坊象”题材中最大尺幅的墙绘。“吉象潍坊”与“吉祥潍坊”谐音,藏着对城市蒸蒸日上的祝福。
这面墙绘是“星星的孩子”与老师们的携手作品。画面里,灵动线条与鲜活色彩交织,既展现着特殊孩子们的独特想象,也传递着温暖与希望,绘成后凭着鲜明的主题与生动的画面,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,为城市添上治愈亮色。
急救课上的生命重量
魏春华医生讲述“医生的价值”时,投影仪的光束里浮动着希波克拉底誓言的剪影。有女孩举手问:“医生也会害怕吗?”魏医生笑了:“怕啊,怕跑不过时间——但你们来了,时间就多了帮手。”
“拔火罐认准穴位走好经络,事半功倍。”付强医师手上火苗轻旋,孩子们惊呼:“原来穴位是身体的密码!”凡磊医师与张晖医师的急救课堂则沸腾如战场,假人安妮的胸腔被小手反复按压,汗水滴落在“海姆立克法”的臂弯里。“我以后要救活全世界的安妮。”一个孩子大声说。
“他为什么还不醒啊?”当假人的胸腔一次次弹起,一个小姑娘差点哭出来。医师蹲下来,用沾着汗水的指尖点她鼻尖:“知道潍坊象的门齿为什么能长到3.7米吗?因为每生长一厘米,可能都要对抗无数次严寒。”“医学就是教我们,在第十万零一次时依然相信奇迹。”
护士长的红旗引路,十支小队如彩绸般穿过新老院区。检验科的显微镜下,红细胞像石榴籽般晶莹;儿科病房的玻璃窗上,贴着蜡笔画给医生的“爱心处方”。最动人的是那面“吉象墙”——孩子们簇拥在猛犸象壁画前,指尖触碰彩绘的象鼻,仿佛能听见远古的呼吸与自己的心跳同频。有人小声说:“大象爷爷,等我当了医生,也要像你一样高大。”
太平有象,薪火成诗
正午的阳光为证书镀上金边,卫恩儿童康复中心的笑声撞碎了盛夏的闷热。合影时,孩子们乐不可支,有人比划听诊器,有人高举“未来大医生”的旗帜。背景里,“潍坊象”的影像憨态可掬,十万年的沧桑化作此刻的童真。
离场时,一位母亲很感慨地说:“今天,我的孩子带回了三样东西:证书上的印章、衣服上的消毒水味道,还有眼里突然多出的,像潍坊象门齿般坚定的光。”一个男孩则将证书紧贴胸口,对母亲说:“妈妈,我想发明让大象复活的药——这样它就能看见我们以后穿白大褂的样子了。”风掠过树木,沙沙作响,那是十万年前猛犸象群曾听过的同一缕风。
这场始于暑期实践的生命教育,最终长成了年轮般的记忆。当医学遇上文明图腾,当童真对话远古洪荒,卫恩医院的白墙便成了时空折叠的载体。此刻我们终于读懂:所谓“吉象潍坊”,不仅是城市吉祥物的具象化,更是对医者精神的隐喻——如象般厚重以载道,如象般坚韧以济世,如象般在时光长河里,永远保持守护者的姿态。
这场始于科普的夏日实践,终以浪漫的希冀收梢:当医学遇见童心,当城市图腾照进少年理想,潍坊的每一寸风里,都回荡着生命的史诗。吉象如意,未来可期——因为今日的雏鸟振翅处,或是明日杏林的参天荫蔽。